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重修升旗山佛光精舍後山比丘寮房

The Kutti which built on the hillside of Buddha Light Vihara shall take the measure of anti landslide and soil erosion protection. In the long term plan, we decide to build-up anti landslide project over the cliff for the seek of safety and secure. But it cost a lot on the landslide project. Once the completion of a new unit of meditation hall. It can accommodate at least 60 participants, it has dual usage purpose, can be used as dwelling place for at least 70 to 80 persons and meditation hall.
At present, with three times annual student champs, due to limited space hardly 50 students can be participated, with the new unit of kutti it will serve more necessity up to 100 students.
The existing Kutti is not so suitable for long term leaving, due to strong breeze and heavy rains through out the year, furthermore, the in-between gap of the plank worsen the condition. Therefore the concrete and cement building is the best way of solutions, the hilly s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make the cost higher, but recent completed road has gained better advantage to make this 2 new projects, still cost RM 250, 000 to serve the purpose.
Kindly support generously by contributing this construction. May all the donors and contributors bless with longevity, wealth, fortune and wisdom supreme.
Our Correspondence Contact No. Tel: 604 – 2295411
佛光精舍後山比丘寮房Kutti ,依山而建,但水土保護又不得不重視,故特別計劃堅固雙重保護的防土圍牆,而且長遠計劃而言得以安全為上策, 這兩間的比丘寮和活動禪堂,可容納60 人的大堂,亦可充當寮房至少可住70人至80 人。

本舍每年所辦的活動空間不夠用, 尤其每年三次生活營的學生只能容納50 位, 一旦寮房建成至少可收100 位學生。現有的Kutti, 只適合在山腳下用, 因木板的縫太大,山上風雨非常多, 長期住下來則受不了, 上擠下壓的風或四面而來,有待修改才能適用,故建鋼筋水泥才是上策。

以全山安全起見,山土保養和土流失的問題,擴建比丘2 大寮房經費至少須25 万元,如因緣成熟則可動土。敬希十方善信慷慨解囊,共就菩提大業,利樂眾生,天人人間共就佛道,同圓種智。
有意捐獻者, 多少不拘。請聯絡本寺寺務処或竹林寺
59,Perak Road, 10150 Penang. Tel: 04 – 2295411

五月一日三步一拜朝山浴佛法会圓滿

**1st May 2009 劳动节假日**
升旗山佛光精舍 (早晨七时正)
五月一日三步一拜朝山浴佛法会
欢迎拨电询问 : 04-229 5411 / 04-229 6412
**双庆竹林禅寺(晚上八时正)
释迦诞普佛
浴佛

法會圓滿01-05-09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佛光精舍青少年生活營活動

法会:诵大方广佛华严经
~从27-03-2009至08-04-2009(连续13天)

时间:每日9.00am开始。



法会:礼诵梁皇宝忏
~从09-04-2009至12-04-2009(连续4天)

时间:每日9.00am开始。

~~~~~~~~~~~~~~~~~~~~~~~~~~~~~~~~~


邀請參加衛塞節母親節遊行隊(9-5-2009)
Penang Hill Buddha Light Vihara Student Camp invites all our students to join us at this year Penang Wesak Day Procession on 9th May 2009 (Sat) and follow up with a Annual Gathering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for Mother’s Day Special Prayer to be held at Zhu Lin Si (Perak Rd.) on 10th May 2009 (Sun) at 10am.
We are expecting more than 100 students for both ev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tay overnight at Zhu Lin Si Temple on 9th May 2009 and registered at 12 noon as we have special “Gratitude to Our Parent” Dharma talk for them plus a design Wesak day banner competition. Please contact Uncle Ong at 016-4201189 or Uncle Kok 016-7702623 for more details.
升旗山佛光精舍生活營的同學們,我們邀請您出席今年度9th May 2009 (星期六)的衛塞節花車遊行隊兼常年聚餐會和雙親節特別祈願勝會,今年的母親節是衛塞節的隔日即是10th May 2009(星期日),借此因緣竹林寺邀請參加過佛光精舍生活營的學生和家長出席母親節感恩日, 請於10th May 2009, 10am 報到聆聼開示和祈願,孩子們將獻上心願及合照等。我們預計一百名學生,並且特別成立衛塞節布條甄選比賽,請你聯絡UNCLE ONG。
*布條甄選比賽内容: 將以學生所學過 “佛光精舍生活營”的教學内容為題材,如八正道…等,mind mapping, smart learning....etc.

*布條 / 看板尺寸: 2 尺長 x 1 尺宽

*報到日期與時間: 9th May 2009星期六, 12.00 noon把完成的作品帶到竹林寺參選。



*獎勵 : 作品成功進入前十名為優勝者,將各獲得RM100 現金獎。並於當晚持着獲勝之作品參與遊行。

~~~~~~~~~~~~~~~~~~~~~~~~~~~~~~~~~~~~~~~~
1. 学生得夜宿竹林禅寺。
2. 家长可在10th May 2009, 10am 報到。
3. 若有任何疑问可直接致电: 竹林禅寺 04-2295411 或
MR. ONG 016-4201189
----------------------------------------------
2009

第三学期升旗山佛光精舍青少年生活營

報名表格

(Click to open/Set to print)




。我們過往的點點滴滴。。。好。玩。極。了。


。。我每年都要來!! 。。。。你呢??


。。。。成長的過程。。。。。


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
四種顛倒(vipallaasa)─ 概念的淨化
佛陀說《大念住經》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佛祖當時只講「四念住」,而不是三念住、五念住或六念住呢?因為要用「四念住」來對治眾生的四根本顛倒。顛倒,巴利文稱「唯怕那剎」,它是指心思的錯誤謬見有歪曲事實之義。眾生的四種顛倒即︰
**不淨視為淨;
**苦視為樂;
**無常視為常;
**無我視為我

1. 不淨視為淨
何謂不淨視為淨呢?所謂不淨,就是指我們這個軀體、這個肉身是一個臭皮囊;由於無明作祟使我們停留在肉體的迷戀,而無法透視到這肉體的原本面目,所以,便以不淨視為淨。何以見得不淨呢?民以食為天,一生人,我們為了忙於照顧這副軀體,飼養它最好的食物,讓它吃得飽滿。到了隔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什麼事?就是趕著去「恆生銀行 - 存款」(廁所),儲存一堆「黃金」。「黃金」來自何處呢?不就是我們所納入的食物,經過消化系統而得來。
生活中的例行公事,納入排泄人人如此製造污垢物,但有幾人能從中領悟,明透此污身之理?不單如此,連眼、耳、鼻、舌、身,都要不時清理,否則那裡就會儲存有「黃金」,鼻孔如是,口腔又如是,全身都是如此啊,那從頭頂到腳趾何處得乾凈﹗

看電視的洗髮液廣告,貌美小姐的一頭秀髮隨風輕盈飄逸就攝收不少之俊美少男,這類廣告帶出了錯誤顛倒的訊息,在告訴人只愛秀髮不愛人,一旦發現有頭皮屑的秀髮就棄之不要。最可笑的是那些觀賞時裝作秀的先生女士,對那些在台上走貓步的模特兒,各各瘦骨仙的精湛演出拍爛手掌。其實在看什麼呢,就是在看一副臭皮囊,一具行屍走肉。這樣說好像很「核突」,但事實就是如此呀﹗生活中的需要品被那些商家一直不斷鼓吹迷執思想,眾生被迷惑了,就以不淨視為淨。美容產品把真相遮掩了,醜處可塗濃遮蓋著隱人眼目。眾生就是如此以不淨視為淨。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次,有個新出家的比丘,隨著僧眾入村托缽。在一戶人家門前接受供養之時,被一位長得是漂亮的千金小姐所迷,弄得整個人魂飛魄散,回到樹林躲在自己的茅棚裡發傻呆,連缽裡的午飯都忘了吃。這位新比丘,自從那天起便一天比一天消瘦,無心思念道法,患上了單思病。一個星期之後,其他比丘便將這件事稟告佛陀。適巧七天之後,那名富家小姐病死了,她的家人來向佛陀報死訊,同時請示佛陀如何處理後事。佛陀吩咐他們暫時不要埋葬,將屍體放在樹林,該家人按照佛陀的指示將女屍棄於林中。佛陀隔日早上差人帶領那個單思病比丘到該樹林看女屍,佛陀對著單思比丘問道︰「喏,你看﹗這個你念念不忘的千金小姐還美麗嗎?」單思比丘望住那日夜思念的偶像,今天卻變了屍體,他的欲念頓挫,被死屍的醜相擊破。佛陀於是跟他說,你留在此守護這個屍體,佛陀的用意無非就是要他徹底覺悟,擺脫色欲之心。在連續幾天的觀照下讓他看清了屍變之相,從一般死相至腫賬、從完屍到破裂,使到他心中完美的身相,就隨著這副醜相連根拔除掉、消滅了。醒覺過來後,他馬上跑回去樹林向佛陀告解。這就是我們眾生的顛倒,牢執這污垢之身不淨視為淨。
2. 苦視為樂

什麼是「苦視為樂」?這裡所指的苦,是一種受。這種感受,時時刻刻圍繞著我們。昨天我們講過,受有三種即樂受、苦受、捨受。這三種受,都包含在苦之內。任何時候,無論是我們眼所見、耳所聽、鼻所聞、舌所嚐、身所觸,所帶來的感受無論是樂是苦,始終都是苦。
何以見得?當我們看見一件很漂亮的東西、很喜歡,於是想盡辦法去佔有它。當佔有了,我們的擔心跟著來了,煩惱跟著來了,擔心這件所喜愛的東西會失去。簡單來說,是樂極生悲了。樂受背後就有苦,而苦受呢,不用說,苦受之中就是苦上加苦。那麼,捨受有沒有苦呢?捨受也有苦。比方說,那個你一見就光火的人,無論你走在大街,走到小巷都遇見他,去到餐館又遇見他,你說怎麼辦?聰明的人,會教你當作沒看到。不過,這些是阿Q精神,你是看到的,但自我安慰,說沒有見著。是不是苦?也是苦這叫做怨憎會苦。因此,廿四小時,無論那一剎那你是快樂的,抑或悲傷的,都是包含在苦之內。
然而,生活上有很多物質可以替我們暫時消除苦,比如藥丸之類。頭疼?不用怕,有止痛藥,一粒吞下去即刻止痛。這樣的止,可以治根嗎?不能呀,只是暫時止痛。可是,我們卻認為這痛除了不再有苦。痛楚是苦而苦未必是痛楚,苦的含義概括了一切身心上的不適意之受。
3. 無常視為常
無常是世間的遷流狀態,萬事萬物都被無常吞噬,物質界有成住壞空的現象,經常人話山河變色大地有滄海桑田之變異;自然界中的氣候四季在相互交替的接駁,呈現令人陶醉的美麗景色,春去秋來所顯示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無常。因了無常世間才能得於營運操作,宇宙方能出現星羅棋布的天空,生理系統才有新陳代謝之現象。若不然,萬物滯留不進不退,十年如一日,那世間會變成如何?但世人遍遍是緣木求魚,要將無常化為常。
這個無常的道理,佛陀恐怕人們聽不明白,因此以生老病死勸化眾生修習佛法出離無常之網。致使那個沒有形象、隱藏在肉身裡頭的精神狀態,念念不住的在生、住、異、滅著。就看我們的思想念頭──一個生起,然後停留在那裡發展,想要做什麼事情等,人在這裡,但心已跑去了。接著念頭又變了然後又滅了。過後,另一念頭又浮起如此推類循環。這剎那剎那在變的思想,也是無常的道理。成住壞來講。因此,佛家以物理上的無常變化稱之為成住壞空;於生理上的無常變化稱生老病死;在心理上的無常變化稱生住異滅。
無常的道理早在佛陀之前,中國諸多的文字家及詩家都有提及,只不過是他們無法突破它,反被無常所挫而變成無奈。李白的詩很美很動人,但是你用佛法來看,便看到其遺憾;用理性來看,便沒有什麼,小兒科。李白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自天上來,直奔大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霜」,這幾句話形容了什麼?就是無常的道理。這幾句話顯示了什麼?也還是無常的真相。然而,李白只看到無奈,因此教誡人︰「天生我才必有用,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呀,他鼓勵的是什麼?借酒消愁﹗目的是什麼?將愁苦暫時擺在一邊。但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是不是?他自知在苦之內,但無法突破,要借用種飲品,將自己麻醉暫時忘記苦。
人們藉以物質、及感官享受來忘記苦,比如沒事情幹,便租影帶回家看,看呀看,便打發了時間,其實,這也是苦。依佛法看,我們既然在苦之中,便直接去認識它,與苦共舞,而不是苦中作樂。當然,你要自備有一番工夫才可以與苦共舞,否則也還是仍糾纏在苦呼哀哉中。
世間萬事萬物,每朝每刻都在變;因此,變幻是永恆不變的定律。在《八大人覺經》有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現下所居住的這個星球、這個世間,一直不斷在變異,而且是不斷朝毀壞方面的變異。
事物是無常的,但是我們眾生顛倒呀,我們要求「常」,要求永恆。怎麼樣要求「常」呢?男女之間的海誓山盟,今生今世愛心永恆不變。真的永恆不變嗎?佛陀都已經講了︰剎那剎那都在變。我們東方的羅密歐,你們知道嗎?就是《梁山伯祝英台》,那齣戲的結局是怎樣的?就是鴛鴦蝴蝶夢,兩人化為一對蝴蝶了。以普通的眼光來看,真是可歌可泣偉大的愛情;以佛法來看,則是凄慘不幸的結局。為什麼?因為兩者從人身墮落為畜生,化為蝴蝶。梁山伯說︰「雖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為了立個山盟海誓,去發這些「豆腐誓」,多危險而脆弱呢﹗人人各有不同業報,哪能夠希冀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不了解無常之道理所致。
這裡不是向你們潑冷水,在座有已婚者和未婚者吧?沒關係,我只是提醒你們,不要樂極生悲,要知道無常的真理。記得向你們的對象說這一句話、彼此一起發這個共同的理性誓願吧︰「雖然咱們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能夠同年同月同日証。」即是共同証悟,這樣子,你的愛情才夠理智。倘若你不將「死」改為「証」,那麼便成了「一了不了」而不是一了百了,是「不了」,因為被套上「不了情呀」﹗
4. 無我視為我
第四個顛倒,是「無我視為我」。佛家講,世界萬有都是沒有一個主體或實體的,是因緣所生法。既然是因緣所生,於是因緣所滅。但是我們不了解這個道理,執著這是固體、這是固定、這個是「我」。就如我們這副色身,大家回頭看一看吧,從嬰兒的時候,到現下的你,這個身體是否一樣的呢?已經千變萬化,對不對?在將來的日子,它仍會變化。
假使這個身體是你,你有名有姓有身分證,為什麼沒有權力抑止它、阻止不了它要變?原因在於它是因緣所生。這個色身是我的、是我自己的?但是我沒有辦法去控制它呀。佛陀說,世間上有三件事,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包括佛陀本身都做不到)︰【在自然法則裡,生命不斷朝向衰老、不斷朝向疾病、不斷朝向死亡,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幸免。】人人皆會變成老邁,不論國王平民、甚至佛陀本身都無法避免老邁。病痛也是一樣,甚至我們偉大的佛陀,在八十高齡那一年都要承受捱背脊痛,直至他涅槃為止。佛陀已出三界,為什麼還有病痛?因為這是副肉體。在南傳,我們看佛陀,是以一種人格化的角度,跟我們一樣,同樣有生老病死。不同之處,是他病中領受苦這一環節的時候,便跟凡人不同。我們在喊辛苦,他則不用,還可以走一段很長的路到拘尸那城取涅槃,甚至還講了一部完美的《大涅槃經》。倘若是我們平凡的人,同樣情況之下,已病至神智不清,老爸的姓都忘了,但佛陀還能夠一字一字地講經,因為佛陀只是身體感病,心不病。
這副身體原本是空無主體,但是我們執著了,以為它是我的;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自小被父母灌輸「我的寶貝子」,進入學校受教育的時候,又再被灌輸「我是好學生」,到了出來社會工作,又是以「我是大學生」,甚至臨終將要歸西,還是牢執「我要死了」。所以這個「我」已經變成一股很強的影響力,每個人都懂得講。要擺脫這個「我」,可真的不簡單,唯有借助於佛陀的『四念住』法,即可以破解四顛倒。
昨天我們已介紹過,『四念住』中所講的「清淨」。清淨即是相對於污染,我們人心中太多污染,需要清淨一番。所謂的污染有些什麼?即「煩惱」巴利文稱之為「給你傻」。由於煩惱而促成污染,因了煩惱造成人傻。煩惱另稱為「惑」,其中又分為見惑與思惑。而見惑的影響力最為嚴重,世人有著太多污染的見解,我們要去淨化它們。有些什麼不正確的見解呢?在佛法來說,六根本煩惱的惡見也。人的行為受到見解左右,見解錯誤,所行所為便都是錯誤;見解正確,所行所為便都是正確。在《大念住經》的開始就提到──「能導至清淨」,這個清淨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淨化我們的見解,消除這五種惡見。由於惡見,便會帶來污染,產生煩惱,我們要藉著『四念住』來淨化它。

四 瀑 流── 生命中的衝擊
為什麼『四念住』會導至清淨?因為藉著觀照身、受、心、法,從中就可以破解惡見。所謂的「念」在巴利文是「沙帝」,在一切佛法的修行中,任何修行皆不能夠沒有「念」。「念」是一個清醒意識狀態,分明清晰之下的認知。經典裡舉例,「念」就像一道防堤,又如一座島嶼;洪水來的時候,防堤可保護家園,在茫茫大海之中,島嶼就是安穩可靠的地方。所以,「念」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經典裡講「一切瀑流之中,念是最好的防堤。」世人生活在瀑流之中,正所謂紅塵滾滾,許多人隨波逐浪而生活,但仍無法擋住洶涌的瀑流時常都被沖倒。
人生有著哪些瀑流?佛陀稱謂共有四種瀑流沖向生命,亦即是與我人時刻相沖的剋星。在經典上瀑流的原文是「噢克」(ogha),分為四類即︰
欲瀑流 (kama-ogha)、見瀑流 (ditthi-ogha)、 有瀑流 (bhava-ogha)、無明瀑流 (avijja-ogha)。
欲 瀑 流(kama-ogha)
所謂的欲是指色、聲、香、味、觸五欲的沖激。欲,就是一種渴望、追求、要求、想佔有、有希冀之心。我們常人的生活離不開五欲,被五欲牽引著,時常鬧情不自禁,就是很容易被欲瀑流沖倒,最後自甘墮落。
我人雙眼日看夜看、東張西望都離不開色塵,形形色色,五顏六色沖到心花怒放。比如,色來找眼,心來接受,好看的就想要多看幾眼。常言道︰「色不迷人人自迷」,為什麼?心中對眼目所睹之情景起了分別,產生追逐,就是欲。聲音也是如此,覺得某位歌星唱的好聽,便死命追求。就像最近的一個影迷追求影星偶像鬧出跳海的悲劇,就是被欲所驅使弄得神智不清。又如,逛百貨公司看到種種貨品樣樣想要,但手中錢銀不足無法如償,在欲取不得之下回返到家中還是在惦念著而弄得茶飯不思。
在這個物慾橫行,人心不古的時代,生活上的品味講究,皆以物質成為一種衡量生活的價值標準;正所謂慾海難填,在加上這五顏六色的色、聲、香、味、觸,每時每刻都會促生欲望。這個欲瀑流是那麼的洶湧,我們又如何站得穩雙腳?就是靠「念」。
佛陀說︰「當你看的時候,止於看就好了;當你聽的時候,止於聽就好了;當你嗅的時候,止於嗅就好了。」這意思是說,當你修禪的時候聽到聲音,知道是聲音就好了,不要去理會它是男聲女聲或什麼聲,個中差別就在這裡。聲音來時知道是聲音,就是念的作用。念在喚醒你,叫你千萬不要掉到慾望的陷阱內,即以「知道,知道,知道」這口訣來抑止它,這個「知道」就涵有喚醒的作用。
「念」分兩種,一是要在心中系念,是初學所用;另一種只是意會,知道就夠了。就像銀行的出納員,初學數鈔票,要念著一二三四來數,上手了,便不用再念數目,心中意會就行了。我們要扎實地做好初步的基本工夫,如行禪提左腳、右腳之時都先要一一以心繫念於左於右,不可只是於心中意會即算,否則,欲瀑流一來,就不知道被沖到那裡去了。又如,要學少林拳,先要學紥馬的道理一樣;要不然,拳頭打出來便沒有勁力。
見 瀑 流 (ditthi-ogha)
見瀑流,就是指不正確的見解,邪思惡見也是時時刻刻沖激著我們的。思想與惡見左右著人生觀佛法以惡見來稱之,惡見有多少?不多不少合起來是五種,即:邪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
一邪見︰通俗來講邪惡見解即凡是令人們產生禁忌、畏懼感的見解皆是。比方香港人禁忌怕見光頭和尚,認為會帶來不吉利。尤其是執著於風水的人更加多諸禁忌,生活上引生眾多約束,猶如被無形巨石壓制不能動彈。
二是邊見︰邊是傾向一邊的意思,為極端不能圓融之義。又分為有「常見」與「斷見」二種極端。「常見」是認為人死後便變作鬼,下地獄,永遠如此一成不變之見解。至於另一種的「斷見」,這是很要不得的思想,比如認為人死後就是一了百了,沒有地獄天堂,沒有因果報應。認為人死了就了結、就完了,這就屬於斷見,含有斷滅之義。上述兩種邊見,就是歪向一邊。
三是戒禁取見。戒是一種規條,禁是一種禁止,取就是所受持的;指依照一種不合理、不合邏輯的規條,然後去奉行,藉此達成心愿的見解。比如,中國人家裡有喪事的七七四十九日期間,不準看電視、剪頭髮,家中所有鏡子統統要用白紙封起來就是。又如,日前提及過的,馬來西亞的印度教徒在慶祝大寶森節時實踐持齋苦行數天,然後在正日以鐵枝或鐵鈎穿插身體,或手執持利刀斬向自身,種種凶悍不忍睹的自殘自傷舉動,目的是「還願」。世間上很多民族帶有怪怪奇奇的風俗都涵蓋著戒禁取見的傾向。
四是身見。指執著了這副身體,認定這個色身是我,我是某某人,由此而成我見。由於身見,產生了一個三角關係──你、我、他的社會架構。終日在你、我、他之間設下對立生活狀態,民族與民族之爭,家族與家族之鬬,你是你,我是我,互不相讓在當中引生膚色歧視的分別心。一切的鬬爭,都是這個緣因。為什麼?因為靠這膚色不同───身見,導至於一種民族意識的分別。
五是見取見。即是先入為主的主觀見解。就如我們華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文化比其他人來得優勝,牢執吃飯一定要用筷子,用手抓食的,就是沒有文化。見取見會障礙我們對事物的看待,失去客觀的態度。
有瀑流 (bhava-ogha)
第三種有瀑流。有,就是存有之義,產生一種希望重生、再有的意思。比如,我們有今生,便希望有來生,生生世世,是一種圖謀。基本上很多宗教都是以存有為餌引人入教。比如,跟信徒們講信主得救、投入主的懷抱,於是他們覺得有個地方可去,有個歸宿,心中於是產生一個渴望,以為雙眼一合的時候就肯定可以蒙主招恩投生伊甸園。
無 明 瀑 流 (avijja-ogha)
第四個是無明瀑流,是所有瀑流之中最厲害、最強烈的一個。無明是指沒有理智,缺乏智慧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暴發的一股衝動的力量。請問,誰不曾衝動過?衝動就是無明的推使,因為心智被遮蓋了,失去分辨與判斷的智力,按情緒來行事。由於沒有築好「念」的防堤,無明火一起,焚燒心智而盲失造成行差踏錯。被無明遮蓋的時候,我們便跌入「受」的陷阱。這個受於是統領指揮心識,生起非置人於死地的念頭。這無明瀑流好可怕,是四個瀑流中的老大,它有一觸即發的功能,其他三個便很容易跟著來。因此,「念」是時時刻刻照著,念念分明的射燈。念有把持與清醒的作用。常言道︰「你做人要醒定一些」這句話,就是講念的作用。
瀑流沖擊下── 心智闇鈍無光
在四瀑流的衝擊下不但會使人盲失造業,它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禪修。修禪到達寧靜之時,心平伏下來,便會出現境相。這些畫像是根據個人的心境、性格、嗜好、業行而顯現,致使沒有形狀、也有各種不同色彩的光。或許你已聽別人提過,以為這是佛光,以為自己修到成果,佛來跟你打招呼,歡喜不得已。千萬不可這樣啊,這些形相都是從我們心中反映出來的。倘若你要証實,可以通過攝影機就可印証,最近有一種攝影儀器,以採用紫外線來拍攝,可以拍到在人身後的光環,然後根據以各類色彩來敍述個人的運程與個性。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張大放異彩的照片,記得在拍攝之前先靜坐,心平靜了才去拍。相比之下,另一些趕緊急促的人所拍出來的照片是全然不同的。這些光環,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視人心的狀況而論。當中的差異是從何而來,就是在欲瀑流、見瀑流、有瀑流、無明瀑流的覆蓋之下,令我們闇鈍無光。一般上的禪修者在心得定之後都會有光環顯現,只是我們自己看不到,但別人可以看到。至於光不顯現,那是因為自己的「電力不足」,意思是身體的正氣不夠。佛陀由於心清淨了,時時刻刻都是光輝耀揚,人們因此看到他身上的毫光。 其外,有一些人由於他們的業行,在禪修時會看到人像,如一些相識或不相識的人,或者所喜愛的、憎恨的人之影像,這些都是心裡的遺跡在定境中浮現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是以「知道、知道、知道」去化解它,這個「知道」的念力就如築起防堤,不讓外境侵入,也不要使自己的意識陷進去,掉入思潮。即等於揮動於「念」鑄造出來的一把利劍,見佛斬佛,見魔斬魔,一切迎刃而解便可驅除煩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使用這個「念力」,尤其是在香港這個忙碌急燥的環境,更要以「念力」來扺擋洶湧的生活急流,時常保持一片清晰的警惕心,慢慢累積了扎實的工夫,當「念力」功厚,在任何時候面對大浪,你也站得穩,招架得來,才不會隨波逐浪而去。Updated by : Choo / June-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