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第二章:概説四無量觀


释修静老和尚德像
第二章:概説大乘四無量觀
一:總釋名題
二:普賢十願是最明確的四無量觀
三:簡説三階段是佛教的三特點
四:四無量觀是做人無法缺少的
五:真理之光可使人人自動向善
六:標准是一切物件的主體
七:簡説四原理是心性的標凖

第三章:末寫大乘四無量觀中篇方法
第一章:心理訓練
一:釋名
二:釋經
三:方法舉例
四:訓練理由
五:訓練的功效
六:參考資料
七:評論
八:作者的經驗
第二章:概説四無量觀:
(一)總釋名題四無量觀又名四無量心,或名四等,或名四梵行。
言四無量者:
一慈能與樂;二悲能拔苦;三喜能生善;四捨能離惡,這是宇宙人生偉大的真理,甚深難懂,現在用通俗的話説得淺白一些,就是:他人的生活習慣我要盡量隨順,而生與樂之心是為慈;他人的痛苦我要盡量救拔,而生悲愍之心是為悲他人的優點我要盡量發掘,而生歡喜之心是為喜;他人的罪惡我要盡量寬恕,而生原諒之心是為捨。四,這本是一個數目字,從一到四各有不同的意義,然,一般的説法只有「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而缺少「喜能生善」,「捨能離惡」,是則應該叫二,而不能叫四了,應知善惡苦樂四事相連,乃一定之理,豈能只有苦樂之果而無善惡之因乎,足見佛法之隱沒已是好久了。無量者:乃是無量無數的衆生,包涵十法界一切聖凡在内,故名無量。觀就是打開慧眼來普遍觀察,因為這廣大無垠的世界不是我一人獨自生存,而是與無量無數的衆生共同生存,這許多衆生與我都有密切的關係,必須對他有所了解,故名為觀。這譬如走路必須打開雙眼來觀看四面八方,才不會相撞和跌跤。可是愚痴的凡夫,只知閉起雙眼來亂走,不知前面到底是水溝呢?還是石頭?如果跌到水溝里就爬不起來,撞到石頭就會頭破血流真是苦不堪言。大覺世尊為要救拔衆生的苦難,是故宣揚無上妙法,叫我們要修行四無量觀,從生死險道,走上平坦大道,請問這是多麽美好呀!為甚麽叫大乘?這是依照大乘華嚴經,大寶積經等而闡述,與一般論著大有不同,故以大乘而名之。一般的説法,修此法門只生到梵天,此則有三定律和四原理為依據,故是由人而到達成佛為止。大集經二十二鄭説:「善男子!若佛獲得十力無畏,一切佛法,出家苦行,速成正覺,轉妙法輪,示大神通,入大涅槃,如是等事,悉皆因修四無量心。」行願品説:「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説不可説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説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十種行願即四無量的擴充,因其有此廣大甚深的道理極偉大的功效故名大乘。
(二)普賢十大願是最明確的四無量觀講説四無量的經論的確很多,而意義最明確者莫如普賢十大願,原因華嚴大教號稱圓滿法門凡有所説皆舉十數以顯十十無盡,至於四無量觀亦不例外,故將四數擴充為十大願,今説明如下:易轍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此三皆有與樂之義,是故合在第九恆順衆生中成為慈無量。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合在第十普皆迴向中,成為悲無量,原因佛若住世説法度生,才是真正救拔衆生之苦。第八常隨佛學合在第五隨喜功德中,成為喜無量,原因發菩提心修學佛法,才是真正的生善。第四懺悔業障是捨無量,原因於已即能知過必改,對於他人自會寬恕原諒,否則嫉惡如仇,是則大違慈悲之旨。以上善惡苦樂四字配合四無量觀正是合乎標凖,但一般人依字面去解釋,唯知普賢十願而不知是四無量觀的擴充,各部論著雖有四無量觀的詮釋,然其意義缺謬不明,只有慈能與樂及悲能拔苦而缺少喜捨二義,由是造成普利衆生的無上妙法隱而不彰,這是多麽的可惜啊!
(三)簡説三階段是佛教的三特點説明四無量觀應分三個階段:一理論;二方法;三效果。這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假如單有理論而無方法則成為空談,空談是無益的;假如單有方法而無理論則成為盲修,盲修是會錯誤的;是故必須理論與方法結合,然後才有真實的效果,否則便失去佛教救世救人的良好意義。如同建屋,先有藍圖,次有建築,後有落成,三種程序互相結合,然後才有一座美好的房屋出現,否則只有藍圖一張,或亂材一堆毫無作用。又此亦可稱為佛教的三特點,因為這只有佛教才能圓滿具備,其他任何宗教和學説都是不能具備的,由是佛教之所以能超一切宗教和學説的原因就是在此。比如佛教的理論是三定律和四原理,它是顛撲不破至極究竟的人生真理,有系統,有秩序,雖是廣博精微,而深入硏究之後,仍能容易了解,並不是偏在一邊强辭奪理的説法,也不是亂而無章使人難以捉摸的説法。佛教的修行方法是四無量觀和六波羅密,以及其他無量法門,總以改惡生善為本。它是從人到佛的一條平坦大道,既穩健又安全,好像上樓梯一樣步步高升,並不是甚麽難行和奇異的方法。佛教的效果是離苦得樂,此樂是涅槃究竟之樂,並非世間虚僞無常的樂,應知樂是人人共同的愛好和迫切的要求。因此,若説信仰佛教是迷信、或精神寄托那是非常不通的。我相信讀者不論站在任何立場,只要明白了佛教的三特點以後,就會如同大夢方醒一樣,深深地感覺到佛教的確是人類的救星,由是就會改變他原有的立場,而無條件地信仰了佛教。正所謂如暗遇明,如貧得寶。
(四)四無量觀是做人無法缺少的世間上種種技藝工巧學問知識,可以隨意選擇,學了這樣可以不學那樣,原因世間的知識太多不能一一盡學,因此,只要隨意學得一兩樣可以謀生和保健這就好了,不必太多,至於修學四無量觀,是否也和其他技技藝一樣可以任意選擇呢?這我要肯定講一句,是必須的,不可少的,比任何技藝都還重要,是不能由我們選擇的,如果做人不懂得四無量觀,那他簡直就和瞎子一樣,永遠都在黑暗中亂碰亂撞,試問這種人該是多麽痛苦?假如做人懂得四無量觀,那就是走上光明大道,由是四無量觀不論做人,成佛,成菩薩,都是不可缺少的。
(五)真理之光可使人人自動向善世界上光明有兩種:一是太陽光;二是真理光。白天有了太陽人們行動自由,無論走在任何驚濤駭浪和危險的懸岩絕壁之間都能平安渡過,晚上沒有陽光大地黑暗,人們一切行動失去自由,即使走在平坦的路上也會東碰西撞,生命的危險毫無保障,雖有電燈光和油燈光也只能照亮近處,唯有太陽光才能照亮宇宙的一切,由是太陽光對人類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真理光也和太陽光一樣,世界上如果有了真理一一四無量觀,則人與人之間種種不愉快的事情都會無從産生,因真理之光照亮了全世界,則人人都會自動走向善道,譬如晚上走路,假如沒有光亮就會跌倒,或者撞到任何東西上,如果有了光亮我相信絕不會無端碰撞和跌倒。當今世界就因缺少真理,所以也和晚上沒有太陽一樣,雖然目前科學進步一日千里,衣食住行樣樣稱便,而人們心中的貪瞋痴慢四根本煩惱仍然無法解決。不但如此,加以邪説横行毀滅真理,宛如火上添油,因此,人們的痛苦更是有增無减。比如家庭不和,團體鬧事,國家戰爭,以及社會罪惡泛濫等,這莫不是煩惱病在作崇,絕不是科學所能解決,亦不是法律所能根治,唯有發揚真理才是究竟的辦法。由是四無量觀就是人類的救星。
(六)標凖是一切物件的主體, 再説甚麽叫標凖?但凡一切大小工程都離不開一定的標凖。
比如垂直線是直立的標凖;水平線是平面的標凖;尺寸是長短的標凖;規矩是方圓的標凖;天平是輕重的標凖;節拍是歌唱的標凖;法律是人民的標凖;指南針是方向的標凖;以及其他一切物件都有一定的標凖,合乎標凖則一切物件都有秩序,安定、穩健、完好、統一、整齊,沒有爭論,不合標凖則任何工程都做不好,任何物件都會亂七八糟,爭論紛起,了像垃圾堆一樣,失去完好、整齊等優點。比如最簡單的桌椅,如果不合標凖,必然會高低不平。放在這裡摇摇擺擺,放在那裡也會搖擺,放在任何地方都會搖擺,那怕工匠做得再好也是不堪應用的廢物,何况幾十層高的大樓,如果不合標凖,該是多麽危險!因此,標凖對一切物件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然它非常簡單,卻能以簡御繁,以少概多,成為一切物件的主體,不過這些有形有相顯而易見之物,人人皆知無須細説,唯有無形無相千變萬化不可思議的心性,以何為標凖,這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因此,人們對於心性,總是異説紛紜,是善是惡,非善非惡,亦善亦惡,爭論不休,這原因就是不知標凖所致。其實標凖不是甚麽深奥難懂的東西,只是難於尋覓而已,説穿了人人皆知,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所謂心性的標凖就是「四原理」,又叫「四根本法」,懂得標凖後,則一切紛爭都會息滅,是非邪正自會分辨。雖然經中並無「四原理」之名,(或是經久遺失),而其意義則處處可見,只是人們不去思考而已。
(七)簡説四原理是心性的標凖言四原理者:
一,好善。(好讀耗,是愛好的好,並非好壞的好。)
二,惡惡。(上惡字讀務,是討論義。)
三,畏苦。四求樂。
不論凡夫聖賢,智愚好醜,全都離不了它,就像指南針不論怎樣轉來轉去都是指向南方,因此,「四原理」作為心性的標凖,是最恰當不過的,然它變化無窮,令人莫測,如今將其變化分為三大類型説明如下:
(甲)凡夫人貪着生死,迷四原理變為四根本煩惱。好善變為貧愛,惡惡變為瞋恚;畏苦變為愚痴;求樂變為我慢。因貪故有淫罪。因瞋故有殺罪,因痴故有盜罪;因慢故有妄罪。又因淫故有生苦;因殺故有死苦;因盜故有病苦;因妄故有老苦。這是凡夫人迷四原理朝錯誤方面發展,故有惑、業、苦等無量惡法産生,由是輪迴不息,生死無窮。
(乙)二乘人為了自度,悟四原理變為四諦法門。畏苦變為知苦,觀知無量衆苦,方能勇猛精進勤修佛法;惡惡變為斷集,集是衆苦之因,欲除苦果必須先斷苦因;求樂變為慕滅,滅是究竟快樂,乃人所共同愛好,而此不易獲得,亦應追求仰慕;好善變為修道,善乃快樂之因,果能改惡向善,則能離苦得樂。這是二乘人悟四原理朝正確方面發展,故有戒、定、慧等無量善法産生,由是超出三界,永脱輪迴。
(丙)大乘菩薩為了渡他,悟四原理變為四無量觀。
(一)求樂變為慈無量觀,慈以與樂而為標凖。行願品是九者「恆順衆生」,四弘誓願是「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切衆生對自己的生命深生愛好,對自己的生活習慣莫不有無上的快樂。因此,我們只要對他恆順就是與樂,恆順之法又開出三種: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經文雖是指佛,而包涵九法界衆生,三事皆能與樂,是故另外開出,使意義更加圓滿和明確。
(二)畏苦變為悲無量觀。悲以拔苦而為標凖。行願品是十者「普皆迴向」四弘誓願是「衆生無邊誓願度」。一切衆生皆有無量痛苦,為了救拔他們,因此願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給一切衆生,使其離苦,但這只能治標,若從根本上真正拔苦,莫如説法度生,是故悲無量觀又開出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原因衆生愚痴無智,是故衆苦紛然,若能「請佛住世」,「轉正法輪」,則返迷為悟,衆苦盡除,如皓月當空,群昏盡破之矣。
(三)好善變為喜無量觀,喜以生善而為標凖,行願品是五者「隨喜功德」,四弘誓願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善為樂因是故要喜,普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愛好善法,皆可修行,為了生善故又開出八者「常隨佛學」學佛乃生善之本,能生世出世間無量善法,由凡夫直至成佛皆因生善而來,是故喜以生善為義,絕不是「他人離苦以後我生歡喜」。
(四)惡惡變為捨無量觀,捨以離惡而為標凖,行願品是四者「懺悔業障」,四弘誓願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惡為苦因是故要捨。衆生自無始以來愚痴顛倒,造作諸惡,備受衆苦,如今聽聞佛法恍然大悟,了知過去之非,深生懺悔之心,既自知懺悔然後方能原諒他人,是故捨以離惡為義。絕不是「他人的苦樂,不苦不樂不生執着為捨」。
(五)佛經與論述不同之點四無量觀中慈能與樂,悲能拔苦,經論上大致相同,不必多説。唯有喜能生善,捨能離惡,則經與諭不盡相同,這是人們很少注意的。今先引證經的喜捨二義,次引論的喜捨二義,兩相對照,人們自會了知何正何誤。
(1)大寶積經四無量品説:「菩薩喜者名諸善法,憶念歡悦清淨妙喜。何以故?於諸善法無下慼性,無退屈性,無疲倦性故。」這是説明對於善法起歡喜之心。又行願品説:「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這是説明觀察他人之善我生歡喜。據上兩經皆是説明喜是生善為義。
(2)大寶積經四無量品説:「菩薩摩訶薩安住大捨波羅密,行菩薩行,則於一切惡不善法皆興大捨。」這是説明對於惡法生起捨離之心。又行願品説:「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來,由貪瞋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徧於法界,極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衆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這是説明懺悔自己的罪惡,然後方能原諒他人之惡。據上兩經皆是説明捨是離惡為義。以下引證各部論著的喜捨二義
(一)瑜伽師地論説:「若諸菩薩於有樂者,發起增上隨喜意樂,普緣十方修喜俱心,是名為喜。若諸菩薩即於如是無苦無樂、有苦、有樂,三種有情,隨其次第,發起遠離痴瞋貪惑增上意樂,普緣十方修捨俱心,是名為捨。」
(二)菩薩地持經説:「於樂衆生起樂隨喜想,周滿十方而生喜心,是名為喜。如是三種衆生,不苦不樂,(有苦,有樂)隨其次第,起離痴恚貪想,周滿十方而生捨心,是名為捨。」(此實際是論)。
(三)大智度論説:「喜名欲令衆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衆生不憎不愛。」
(四)俱舍論説:「諸有情類得樂離苦豈不快哉?如是思惟入喜等至,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怨親,如是思惟,入捨等至。」其他尚有攝大乘論,大毘婆沙論,顯揚聖教論等,皆以觀樂為喜,不以觀善為喜,前已觀樂生慈,今又觀樂為喜是則重復。又以觀苦、樂、不苦不樂三類衆生不生愛憎為捨,為何要捨?意義不明,若以觀惡生捨,是則明確,原因嫉惡如仇乃人之通病,如能懺悔業障,則於他人之惡自會原諒。本來慈喜捨,配合善惡苦樂是最恰當不過的,但是論著只有苦樂而缺少善惡,是則義有不全,這是佛經與論著不同之點,應知改惡生善是因,離苦得樂是果,因果相生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絕沒有只説離苦得樂,而不説改惡生善之理。
大乘四無量觀-中篇方法心理訓練
(一)釋名通俗叫「靜坐」,是按照形式來説的,這並沒有甚麽意義。其有意義的是印度話叫「禪那」,華言「靜慮」,靜是止,慮是觀;又譯「思惟修」,即是在靜坐中思惟觀察;又譯「功德叢林」,是説它的效果好像大小不一的叢林一樣。這些意義表面看來大家好像都很懂,其實只説了一半,還有一關是為甚麽要止?為甚麽要觀?為甚麽要思惟修?並沒有加以説明。因此禪的名辭和意義在經教中雖然説了很多,結果人們還是莫明其妙。中國的天台大師洋洋巨著也説了很多道理,仍然把最重要的句子遺漏了,又有中國普遍流傳的如來禪、祖師禪、看話頭等,這些到底怎樣?我不便評論,現在我只按照佛經的意義稱呼禪為「心理訓練」或「心理鍛鍊」,這樣的名辭,我相信人們一聽就懂,不必詳細解釋。阿含經説譬如野狸之皮經過種種調治之後,會變得非常柔軟和堅固,不論怎樣拳打和折疊,都不會損壞。這就譬如修行人,經過心理訓練之後,會變得又柔軟,又堅靱,不會被外境所惑。世間任何工巧和技藝,通是由鍛鍊而來。若未經鍛鍊,則甚麽都不會,一經鍛鍊,則不會者會,不能者能,譬如馬戲團的種種絕技,以及運動員的種種比賽,無一不是精心鍛鍊而來,由是可知鍛鍊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世間的各種鍛鍊,那怕是功夫到了絕頂,也不過是謀生而已,並沒有甚麽重大的作用,唯有佛教的心理鍛鍊,才是最高無上的鍛鍊。它能使人開智慧、斷煩惱,了生死,證得涅槃。
(二)釋經
(甲)佛教的基本修行方法是止今節錄增一阿含經第五念施法門如下: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跌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施。」釋義:比丘是七衆第子之首。此處提出比丘,當然包括其他六衆在内。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正身是把身體坐得端端正正,不可以有歪斜,頭亦不可有低昂。正意是指心意也要端正,不可以有過高的要求,或貪、瞋、痴、慢等不正的思想。「繫念在前」,前是指自己的鼻尖,念是指心猿意馬的雜念,必須把它專注在自己的鼻尖上,好像繩索縛住猿猴似的,不讓它妄動。「無有他想」,就是不要想東想西,此刻最好是數息;等到數息得心清淨以後,才「專精念施」,念施才是正鍛鍊我們的心理。這幾句話看來好像平平淡淡,沒有甚麽深奥的道理,其實它非常重要,本經就因有了它,才顯出下面的句子是在靜坐中的假想,假想就是心理鍛鍊;如果缺少了它,那下面的句子必然會變成理論,理論是紙上談兵不確實際。它的重要性有如開門的鑰匙,如果出門在外掉了鑰匙,回來時就會無門可入,雖然可由門縫或窗外看見屋内的種種家具,卻一樣也不能拿來實用,就像歷來的宗師,雖然對佛教非常理解,卻於佛教不能産生實際作用。這種簡單而又扼要的句子,對佛教的盛衰,實有莫大的關係。佛在世時,此法普遍流行,因此那時的佛教非常興盛,佛涅槃後,就成為絕唱,因此謬誤百出,造成佛教的衰亡。
(乙)靜坐中的假想是觀以下經文都是靜坐中的假想,目的在訓練我們的心理,破除慳貪和瞋恚,標題雖指的是念施,其實包含忍辱在内,如今且將經文分作兩段來解釋。
A 訓練布施:經文:「我今所施,施中之上,永無悔心,無返報想,快得善利。」釋義:這是靜坐中假想的句子,又簡又明。「我今所施」,是指自己屋内諸物,或自己隨身諸物,每樣都想着用來布施,目的是破除慳貪,並不是隨便把自己的東西送人。如果慳貪未破而行布施,這必然是會後悔的,若慳貪破了,然後布施,這才無有後悔和返報之想。慳貪是我們無量劫來走慣了的老路,由此蒙蔽了我們的智慧,起惑造業,受苦無窮。若能破除慳貪,開發智慧,了脱生死,是則名為「快得善利」。現在多數的佛教徒,只是把布施的功德和理論講得天花亂墜,卻不知訓練的方法,由是成為空談,能説不能行,請問這樣的宣傳,對佛教有何益處?譬如學武的人,並非只懂得幾下招式就可和人比武,他必須精心鍛鍊,功夫到家,才能和人較量,若功夫不到家而誤認為我已懂得招式,就想和人比武,這必然是失敗有餘。布施也是一樣,未曾經過訓練,就作布施,能説無悔,那是做不到的。
B 訓練忍辱經文:「設人罵我,我終不還報,設人害我,手拳相加,刀杖相向,瓦石相擲,當起慈心,不興瞋恚,我所施者,施意不絕,是謂比丘名日大施。」釋義:這也是靜坐中假想的句子,又簡又明。人因有討厭罪惡的心理,故生起瞋恚也是必然的,假如無法控制而任其發展,那將是件危險的事。世人就因一時瞋恚,喪失理智而破壞一切,這是常見的事,譬如破壞家庭,破壞國家,導致人命傷亡,財産損失,實是無法估計,尤其是發心廣度衆生的菩薩,如果有了瞋心,那損失也是不可限量的,猶如華嚴經曰:「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既然我們知道它的利害,就應在靜坐中嚴格地加以訓練,使其服從理智,故須修行忍辱。若人們能够控制瞋恚,那麽所獲得的好處,將會是無可限量。然而這也不是紙上談兵,説提好聽便算,必須認真鍛鍊才能做到。
(三)方法舉例經文雖把假想的句子指出,然是文言,未免太簡,在一般入看來,仍是不大了解,因此本文有再作舉例的必要。
A) 念施最重要的是端身正坐,開始時數息五十遍,然後停下來,心中默想自己使用的各種物件,譬如有人要我有衣服,我的衣服就布施給他;有人要我的錢,錢就布施給他;有人要我的手錶,手錶就布施給他。念完了這三句就停下來數息二十遍。然後又想,假如有人要我的枕頭,枕頭就布施給他;有人要我的氈子,氈子就布施給他。有人要我的眠床,眠床就布施給他。作此觀想之後,又停下數息二十遍,總歸把應用諸物三件地想過,這名叫「訓練布施」。
B )念忍辱這也是一樣地端身正坐,開始時數息五十遍,然後心内默想;假如有人罵我,不理他;假如有人講我是非閒話;不理他;假如有人在背後毀謗我,不理他。停下數息二十遍。又想假如有人向我吐口水,不理他;假如有人用粗魯的態度對待我,不理他;假如有人用輕視的眼光看待我,不理他。停下數息二十遍。又想假如有人把我的衣服弄髒了,不理他;假如有人破壞我的門窗桌椅,不理他;假如有人在我靜坐時吵吵鬧鬧,不理他。停下數息二十遍。又想假如有人用石頭瓦片從遠處丢來,不理他;假如有人用木棍打過來,不理他;假如有人用拳頭打過來,不理他。停下數息二十遍。又想假如有人用刀殺過來,不理他;砍掉我的手,不理他;斬掉我的腿,不理他。停下數息二十遍。又想我對這些毀罵我的人、破壞我的人、傷害我的人起慈悲心,不生瞋恚,他是我的無上福田,我要對他尊重、恭敬、讚歎、歡喜,承事供養。
(四)訓練的理由關於靜坐的方法,有時叫「觀」,如四無量觀;有時叫「想」,如九想、十想;有時叫「念」如六念、十念、四念處等。其實「觀」、「想」、「念」三字,完全是一樣的,只是有少許的不同罷了,譬如「觀」 觀察,對某一真理仔細去觀察;「想」是思想,對某一真理要認真去思想;「念」是有辭句在念,因念了簡單的句子後,真理才會跟着明白起來。譬如佛經有很多法句,全是用在靜坐中仔細地想念和觀察的。是故此處的念與一般口頭上的念經的念,大有不同。念經是快速的念,並沒有時間去觀察法句的内容,因此即使念得再多,也不能改變煩惱和開發智慧,但對於種善根和求佛菩薩的感應,倒是有一些。非常遺憾的是佛教在靜坐中認真修行的方法久已隱沒,人們只好在外相上敲起木魚來念;如果有了少少的感應,這就滿足了。由是佛教永遠停滞在外相上,不肯力求上進。
(五)訓練的功效專心一意地數息(修止),又專心一意地修觀,每天都在鍛鍊自己,雖然未有禪定,但煩惱已在無形中轉變過來,就像練武的人,每天照做,功夫何時增加,是無法知道的,總之有練就有進步,不練就停頓。有本書叫「因是子靜坐法」,就他靜坐時種種的感覺,許多人對他非常仰慕,應知他的感覺是他個人修止所得,並不是人人都能如此,但他對於修觀仍是一無所知,煩惱仍是宛然,書中也擷錄了天台宗的材料,大作宣揚,這是不值得恭維的。再説,靜坐方法不出「止觀」二門,「止」是不打妄想,專心數息和隨息,「觀」是仔細觀察種種真理,在普通人對於止倒是很注重,觀就不得而知了。我明確的指出觀就是有簡短的辭句在念,念了又止,止了又念,就像走路一樣,左脚一步,右脚一步,這樣一直走去,才能到達目的地。如果單獨一脚是不能走路的,因此止和觀也是一樣,止了又觀,觀了又止,一直前進,至終自會到達最高目的。這就是所謂的禪定。若不懂止觀而一味盲修,想要開悟、得定,未免太幼稚了。又靜坐中會産生種種幻覺,不論好壞,通要放棄,如果執着,誤認為很好,這必然會瘋癲發狂而成事不足的。初學者妄想紛飛,應該多修止,等心清淨無雜念後才修觀。觀的句子不宜太長,長了會成為妄想,妄想就失去功效。觀想與妄想之别,就是有止為與無止之分,有止才是觀,無止就是妄想。出家人環境清淨,且又閒居,正好努力修行,多看佛經和律部以為資助,在家人環境吵雜,事務繁忙,只能隨緣隨力,不妨少修一些,每天選擇早晨或其他任何時間,先由十分鐘、二十分鐘開始,然後逐步增加,能够多少鍛鍊一些,總比常人好得多。這就像許多人為了健康,每天都要運動和做體操一樣,若能把心理訓練當成平常功課,這必定能獲得無窮的益處,但不可有開悟或得禪定等高不可攀的目的,因為修行是要細水長流,日久功深,自能成就,那時最高目的不求自得。人有理智和感情的兩方面,理智就是正確的思想和語言行動,感情就是錯誤的思想和語言行動,正確的當然會使我們走上快樂之道,錯誤的就會使人走上痛苦之道,理智在佛經中稱為智慧,感情則叫做煩惱,若我們用止觀的方法去訓練,自然就會走上正道。至於神通、禪定、頓悟等,是它最高的成果,如果未經訓練,就想獲得,那是夢想,不成事實。
(六)參考資料:
甲:本事經,唐玄奘譯,大正十七册,六六二頁。此經與增一阿含經同類,共有七卷,内容豐富,但不完整,只由一法至三漢為止,其中也有十念法,卻少了正身正意等修止的句子,這樣叫人念施,究竟怎樣念法?卻無從着手。是口頭上念誦的念呢?還是打妄想那樣的念呢?這就不得而知。今節錄念施全文如下: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諸有情,永念一法」,我證彼定得不還果。雲何為一法?謂念施。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由不念施故,數數還來,墮諸惡趣,受生死苦。若能常念如是一法,我証彼定得不還果,不復還來生此世間。是故我説若諸有情,能念一法,我証彼定得不還果。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説頌曰:我觀諸有情,由不念施故,還來隨惡趣,受生死輪迴。若能正了知,永念於施者,定得不還果,不來生此間。
乙:分别功德論五卷,失譯人,大正藏二十五册。此論解釋增一阿含經,内容豐富,卻沒有解釋完整,只由序品至面王為止。論既是解釋佛經,應該是不明者明,然它少了正身正意等的句子,因此論著不知是心理訓練,而解成了事實的做法,故雲「以施有財法施」等,像這樣把佛經解錯的例子,實在不勝枚擧。錄其論文如下:「念施得至涅槃者,以施有財施法施,因財施得達法施,成檀芭無極故,得至涅槃也。」
丙:佛遺教經,大正十二册,二一0頁。「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這段文字,與本經念施同一意義因為缺少正身正意等句子,所以很多人都把它解釋成事實行動,若是如此,則除了大菩薩外,凡夫人是做不到的。
丁:遺教經論,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二十六册,二八六頁。論曰:「是中初障對治者,瞋恚煩惱障對治故,示現堪忍道故,修行菩薩住堪忍地中,能忍種種諸苦惱故,無輕重對治故,如經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肢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故,此示幻化法知成就故,又復口行清淨常作軟語故,如經亦當護口勿出惡言故,復説自他利道德障法故,如經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故,顯示功德智慧二種心行淨故。」此論解釋遺教經,把忍辱的文解成事實行動,如雲「示現堪忍道故,修行菩薩住堪忍地中,能忍種種諸苦惱故。」原因是經文缺少修止的句子,著者不知是假想,故解成事實,由是故知佛教在印度就已隱沒了,何况是傳到中國?至於其他名人的注解和此論同樣的看法亦復不少。
戊:佛説難提釋經,西晉沙門法炬譯,大正第二册,五○六頁。「難提!若慧弟子,自念施與之德,快哉!我已得作人,於慳貪之中能自拔,無有嫉之意,為常樂與,為信所與,後必當得少施,所得無量,從施得無為。」這段經文以及下面所引各經,通是沒有正身正意的句子,加上文句艱澀,使人看了簡直不知所雲,假如懂得是靜坐中的假想,那經文所含的深意自會容易明白。己:别譯雜阿含經卷第八,大正第二册,四三三頁。「雲何念施?念巳所施,一切世間為慳嫉所覆,我於今者,得離如是慳貪之垢,住捨心中,於一切物心無慳惜,持用布施,既布施巳,我心應喜,猶如大祠分己財物,捨與他人,若能如是修施心者,於現世中得法得義,得親近施。」此經意義與難提釋經相同,也是缺少修止的句子,而且如何修觀?辭句又不明確,這樣的經文叫人修行,實在無從着手?
庚:别譯雜阿含經卷第九,大正二册,四四一頁。「雲何念施,己所行施,我得善利,應離慳貪,行於布施,心無所著,悉能放捨,若施之時,手自授與,心常樂施,無有厭倦,捨心俱足,若有乞索,常為開分,是名念施。」
辛:雜阿含經卷第九,大正第二册,一四三頁。「復次聖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慶,我今離慳貪垢雖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捨施樂捨,具足施,平等施。若聖弟子,念於自所施法,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施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説第五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衆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壬:雜阿含經三十三卷,大正二册,三八頁。「復次聖弟子,自念施事,我得善利,於慳垢衆生中,而復離慳垢處,於非家行解脱施,常自手施,樂行捨法,具足等施,聖弟子,如是念施 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施所薰,昇進涅槃。」
癸:結餘上來列擧十一種與念施有關的經論,悉皆缺少「正身正意,結跏跌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施。」的句子,並且文字艱澀,使人看了頗難了解。此外大智度論解釋八念也沒有這種句子;釋禪波羅密擷錄智論的八念更是沒有這種句子,清淨道論解釋六念也沒有這種句子,至於其他各種與念施無關的經論,更是找不到這種句子。
(七)評論增一阿含經最大的特點是有正知正意等的句子,像是開門的鑰匙,使人進入佛法寶藏,幸好這部聖典未曾遣失,否則無門可入,那才是佛教莫大的損失,但非常不幸的是X學者引經據典,貶低它的價值,因其著作豐富,使人對他盲目崇拜,宛如天上濃密的烏雲遮蔽了月光,普使無量衆生處於黑暗之中,且擧最大的謬論是説「容忍大乘」,大乘小乘原是一家,同是佛説,大乘經中有小乘的道理,小乘經中也有大乘的思想,豈能説是「容忍」?假設增一阿含經有外道思想,用容忍二字,倒是可通,如今竟然用在大乘,豈不成為毀謗佛經?其次是為了推翻大乘而引據不確的論典,説是沒有序品,又為了貶低增一阿含經的價值而説是大衆部末派的誦本。請問大衆部距今二千多年,何以得知是末派的誦本?又説增一阿含是依據本事經及如是語擴編而成,本事經只由一法至三法是未完整的經,如何可以作為擴編依據。又説「難提的誦出是有遺忘與次第倒亂。」些少的錯漏不是大問題,而他已把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明確指出,這已是非常難得了,何以吹毛求疵,大作文章?謬論又説:「增一阿含經中有大乘思想與衆多譬喻的編入,加上次序的紊亂,對於增一阿含經原形的硏究,不能引起學者的信任。」請問佛經不信任,還信任甚麽?作者最初看經幸好沒有先看謬論,假如看了滿篇數説經中的缺點,於經不生信仰,那對於佛教的好處,一點也得不到。相反的,作者看經是由友人勸説歡喜讚歎,於經發起誠敬之心,故而因此進入佛教的大門,獲益無窮。再説如果XX學者應用他的才華對於佛經大作讚歎,使人誠心看經,那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可惜,他不把才華用於正途,對於佛經顛倒謬説,引發人們走上錯誤之道,這因果他應負責。作者為了掃雲見天,挽救衆生慧命,所以不揣譾陋,特予揭發。佛經本是標月之指,應該因指見月,若是認指為月,一直在文字上做功夫,無異分别這是男指,女指老人指或小孩指。再追究下去,姓名,籍貫,履歷等,無窮無盡,這就是學者們硏究佛經的態度,往往謬誤百出,笑話重重。
(八)作者的經驗作者三十歲時,在福州鼓山住翠峰茅蓬自修,遇岩友慣培師勸説:「阿含經真好啊!它教人修行很親切,好像父母教孩子如何擦桌掃地似的,老老實實,一點也不誇張。」他非常有心,今天來這樣講,明天來這樣講,每天來都這樣講,因為講得多了,於是我説:「好!我看經。」等月頭領米時間,順便到藏經殿去請經,那時並不知有四種阿含,剛好請的是增一阿含經,因是友人勸説,所以對經非常尊敬歡喜,放在佛桌上燒香禮佛以後,靜坐十五分鐘才翻開經來慢慢地看。先看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這都以為很深奥,不是我的事,看到第五念施,心想只要靜坐中想一想,就有這許多功德,這豈不太容易了嗎?於是我也照修了幾天,並沒有甚麽感覺,可是遇到兩件小事情來考驗我,方才知道修行的根本方法就在這裡,於是做了一副對聯説:「禪定爐智慧火可熔煩惱硬鐵;尸羅鉗忍進鎚能鍛菩提真心。」且將考驗我的兩件小事叙説如下:第一件是我拿了竹籃和靶子到路邊去靶松毛來起火煮食,剛靶了少許的松毛放在籃裡,天就下起微雨來了,心想這少少的松毛和籃子放在路邊不成問題吧!於是即到鄰居去避雨,等雨停了出來一看,原來籃子已被過路的山下人拿走了,我想這正好布施給他吧!第二件是再過幾天有人帶了七八個遊客到來參觀,從前門進後門出,我也不去管他,結果後門有一枝自來水管,用來頂門的,被人順手拿走了,心想這也正好布施給他。經過這兩件事考驗以後,回轉頭來再想一想,為甚麽不生煩惱而要布施。啊!原來我這幾天正修行布施,這真是一個無上法寶。不過那時還是最初的發現,只知修觀而不知修止,因此變成了頭腦昏亂和健忘,以後經過長期的硏究才知道止觀並用,又以此方法再修行經中其他法門也都是一樣,於是使我逐漸走上光明快樂之道。不過這要鄭重聲明,我對佛經雖有些少的理悟,比起百經中所説的「便成神通」,「自臻涅槃」等偉大的好處,還距離很遠呢!且觀儒道二教以及世間種種勸善格言和理論等,全都是叫人行善、學聖、學賢,然因缺少訓練方法,故都成了紙上談兵,講到做不到,佛教如果沒有訓練方法和一般勸善之文有何兩樣?假如懂得訓練方法,則可從善如流,如水之就下,無人可御之矣!由是故知心理訓練於人是非常重要的。本篇聲明本篇著作因是臨時急用尚未完整,候以後再作補寫,那時才大量流通。敬請各位愛好本篇的讀者祈勿將之大量印行,並請各位讀者如對本篇有何意見,請來信説明,以便再版時更正。(本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